


科學部分: 大爆炸論科學新知識 —
「宇宙論」是什麼?就是指專注於研究整個宇宙的開始、演化過程、與其後續發展的學問,而不是指專注於對宇宙中個別的天體現象的研究。
現今的天文物理學家們寫給一般大眾讀者看的科普書籍,多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常刻意繞過深奥的純理論與難懂的物理或數學方程式,並且用易懂的大眾語言與簡明的圖像,来说明關键性的概念。
◆◆◆
摘要 A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哈伯定理: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以觀測遠方星系﹐證實了宇宙是一個一直在向四面八方膨脹的活動空間。
西元1929年,天文學家愛德溫.哈伯 ( Edwin Powell Hubble )發表「哈伯定理」,奠定了「宇宙膨脹」之說的基礎。
在西元1920年代,愛德溫-哈伯在美國加州威爾遜山的天文台用100吋望遠鏡觀察遠方天體,發現宇宙中除了我們的銀河系之外,還有好多個星系(我們的銀河系就是屬於眾多星系裡的一個星系,我們知道每一個星系裡面約有數千億顆像我們的太陽一樣的恆星,圍繞著星系的中心公轉)。並且每一個星系都正在離開我們的地球(receding)而去。
哈伯觀測到那些離開我們地球(地球就是指觀察者的位置 : 在這裡地球就代表銀河系) 越遙遠的星系,它們的光譜紅移**1.a程度也越多,離開我們地球的速度也越快,同時也正比於那些星系離開我們地球的距離,這就是有名的「哈伯定理」**I.b 。哈伯定理不但證實了宇宙是一個一直在膨脹的活躍空間,並且也說明了哈伯定理在宇宙任何地方都是對的**I. c。
◆◆◆
摘要 B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是指宇宙空間連同其中的各個星系﹐整個一起向四面八方, 向外擴張移動, 而且各個星系也各自向外, 互相遠離。
科學家們很清楚的告訴我們 : 在宇宙開始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所以有關宇宙誕生的「大爆炸論」是指我們的宇宙是從一個極小的起始點「時間與空間同時出現」,然後「空間」就連同帶着其「內容物」( 以星系為代表 )﹐同時一起持續膨脹,一直到約138億年後的現在。
宇宙膨脹 ( 擴張 ) 的奧祕實在很難憑空想像﹐在整個宇宙向外膨脹的時候﹐同時宇宙中各星系也一起向外互相遠離﹐這是怎樣的一幅圖畫或景象呢? 下面有 1﹑ 2﹑ 兩個例子可供讀者參考:
烘焙葡萄乾麵包為例的比喻 :
在烘焙前先把葡萄乾分散放置在小麵裡面﹐當放進烤箱﹐酵麵開始膨脹的時候﹐各個葡萄乾會隨著小麵一起移動﹑分開﹐好像是膨脹的酵麵帶各個葡萄乾一起膨脹似的﹐各個葡萄乾會互相分離而去﹐並不會糾纏在一起。並且各個離開後葡萄乾的距離會與各個葡萄乾原本的距離約略成正比。
這個例子正好可以比照說明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是由宇宙空間(在這個例子中以酵麵來代表)連帶著其中各星系(在這個例子中以葡萄乾來表示)﹐「整個的一起向外膨脹」。這種情形﹐可以說大大不同於一般人們對炸彈爆炸的認知 ; 在炸彈爆炸時﹐碎片會從原處向四面八方的遠處直飛而去﹐但是整個空間本身是一點也不動﹐地球上的空間是不會隨著向四面八方飛去的碎片而膨脹的。
吹氣球比喻
哈伯定理所描述的宇宙膨脹,憑空讓人比較 難以捉摸,有一個很有名的「 吹氣球比喻」(又名; “氣球宇宙 ”是由英國天文物理學家 Sir Arthur Eddington,1882~1944 ,在1931年發表)比較容易想像,可供參考。
在未吹氣球以前,先把許多代表 「星系」 的小黑點(我們至少要認定這些小黑點的體積範圍一直是 固定的) 放置在代表宇宙的氣球表面。當氣球一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膨脹的氣球表面(代表膨脹的宇宙) 觀察到﹐各個小黑點(代表星系)之間,其中本來的距離愈遠的兩個小黑點, 其相互分離的速度也愈快, 反之,其本來的距離愈近的兩個小點 ,其相互離開的速度也愈慢。 並 且無論在任何地方, 任選兩個小 黑點(星系), 其相互離開而去的速度,都與其本來的相互距離成正比。
這樣,說明了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正在膨脹的宇宙(以紅移現象為基礎的哈伯定理), 並且也说明了: 無論是 從宇宙中哪一個 觀察點來看,哈伯定理都是一樣可以適用的 ◦ 這吹氣球比喻, 可以說是描述哈伯定理的一種簡單圖像。
◆◆◆
摘要 C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1946 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論
◆◆◆
摘要 D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宇宙膨脹的幾何構造圖形是「 平面的」
美國太空總署(2001年)發射的人造衛星WMAP,研究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測得的溫度起伏微小差額,發現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平面的宇宙」。 這與1922年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所記載的宇宙膨脹模型的第三類型相符合;曲率=0,宇宙密度=臨界密度 ( critical density ),也就是宇宙膨脹的幾何構造圖形是「平面的」。

圖①:
弗里德曼宇宙膨脹的三種模形
上述所說: “宇宙膨脹幾何圖形是平面的”就是指其中最下面的圖形。
◆◆◆
摘要 E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美國在西元2001年,發射人造衛星WMAP,通過它的觀測研究對宇宙論的發展有重大的收穫:譬如有關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起伏的研究(請參閱本見證集主題III),以及發現宇宙中有非常大量的暗能量與暗物質與其對宇宙演化的影響(請參閱主題IV)…等等。
並且這顆人造衛星的工作團隊之後繪製發表了一張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以簡單的圖表來向社會一般大眾說明宇宙膨脹的演化過程 ﹐指出宇宙膨脹時的時間、空間、與膨脹速度,並包括在什麼時候,發生什麼重要變化。
請看下面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圖2 ): ( 請注意:垂直由上往下代表時間﹐從中間向左右兩邊的水平面代表空間。 )

圖 ②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 西元2001 )
此圖由 NASA/WMAP 團隊提供 (2001年發射)
註: 歐洲人造衛星PLANCK於2013年發表:宇宙的年齡為 138億年,比先前的137億年還老,並且誤差值更小。
◆◆◆
(1980年代之前) 大爆炸型宇宙膨脹的簡介
早在1980年,亞倫固斯就發表了爆脹論,認為宇宙一開始就發生急速膨脹,那時候科學家們還沒有測知宇宙膨脹的速度與細節,直到1989年NASA/COBE 與2001年NASA /WMAP 所發射的兩顆人造衛星之後,才奠定了宇宙一開始就發生了急速爆脹的理論。
▲▲▲
補充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1﹑大爆炸型宇宙膨脹簡圖與說明

圖 ③
( 1980年代以前 )大爆炸型宇宙膨脹圖
2﹑由一片批薩的比喻來看懂宇宙膨脹簡圖的全貌

圖 ④
批薩比喻圖
此圖是以「整個宇宙膨脹」其中的一小部分來代表全部,以平面的圖形來代表整個立體空間的宇宙。就像義大利批薩(pizza ),我們是拿整大塊的圓形批薩其中的一小片來吃,我們會先吃上面三角形的尖端部分。而這尖端就是整個圓形批蕯的中心點,正好代表大爆炸論那極熱、密度極高、正要向外膨脹的開始點。從那小片批薩的尖端往下的兩條斜線就是代表宇宙膨脹是向外、向四面八方移動的方向﹐小片批薩最下面我們用手拿的部分,那稍厚的一層﹐也就是整個圓形批薩外圈的那一層﹐它代表現在我們人類、太陽系、銀河系等等所在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可以對照上面主題 I 科学部分的圖3(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可以看到在此圖(只代表整個宇宙的一小部分)的最底部有一顆人造衛星(WMAP, 在2001年發射)再對照其左邊的時間表,正好位於宇宙膨脹了137億年後的現在。
大爆炸型宇宙膨脹圖與暴脹型宇宙膨脹圖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不包括宇宙膨脹速度的變化,所以向外膨脹只是以直線來表示。而後者就比較複雜,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變化確實非常大,所以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的曲率變化也 會很大。但是無論大爆炸型或暴脹型,兩者的圖形都是採用以一小部分來代表整個宇宙。並且以圖形中間的最高點為時間與宇宙膨脹的開始點, 以圖形的底部為宇宙膨脹的最外層,也就是現今的時刻。
3﹑我們是處在一個圓形宇宙的外層嗎?
不少科學家推測,整個宇宙膨脹可能是圓球形一般的膨脹,而我們是住在最外層。同時,科學家們也承認,面對這浩瀚的宇宙,人類的高科技所能觀測到的範圍實在很有限,這圓球形的宇宙還無法證明。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告訴我們,從宇宙開始以來,在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件。但有一個真相值得提醒的,就是過去發生的事件已不復存在,除了圓球形的最外面一層,已經都成為歷史,都是空的,包括宇宙膨脹的起始點。若現在有人問,宇宙的中心點或開始點在哪裡? 科學家會說,已經分散到宇宙的各個角落,也許就離開你不遠。



呼應部分: 大爆炸論科學新知識與聖經預言的呼應與契合
科學家們以觀測與推算證實了宇宙膨脹 – – – 呼應了 – – – 奇妙、精準、扼要的聖經預言
從前述宇宙科學新知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有四個特點:
1﹑向四面八方膨脹﹑向外展開
2﹑空間與各個星系 一起向外擴張
3﹑宇宙膨脹的幾何構造圖形是平面的
4﹑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當我們再仔細查看聖經中有關宇宙的預言時,可以發現;原來這四個特點早已經一起被記載在2700年前的聖經《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的兩句平行句裡面:「…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其中「鋪張」與「展開」這兩個相似詞,剛剛好都含有這四個宇宙膨脹特點之涵義。請看下面大爆炸論與聖經預言兩者的對照與呼應:
◆◆◆
摘要A〔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呼應了—-聖經預言〕:
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呼應了」聖經預言的向外擴張﹐向外展開的宇宙。
主題 I 預言經文 :
《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
「(He) Who stretches out the heavens like a curtain, and spreads them out like a tent to dwell in.」 (Isaiah 40: 22 , NKJV)
預言經文解釋:
a: 從上面中英文的經文所記載的宇宙時空狀態,不僅是動態的,而且是張開、展開、stretches out、spreads out,都是向外伸展的動詞,是一種膨脹的現象。
b: 上述經文中的「穹蒼」或「諸天」,都是指現今常用的「宇宙」。
◆◆◆
摘要 B〔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呼應了—- 聖經預言〕:
宇宙空間的膨脹是「整個一起」向外膨脹—
從前述主題一的科學部分(膨脹的宇宙)我們知道:整個宇宙空間﹐包括宇宙中的各個星系之間的空間(連同各個星系)都在向外擴張(但是原來受重力影響而組成的星系單位本身卻不會向外擴張或膨脹)。
從前面的科學部分,我們知道:宇宙的膨脹是時間與空間一起開始的。整個宇宙空間的膨脹是包括各星系 ( galaxy ) 之間的空間也一起膨脹﹐這樣子連帶著使得各個星系之間也越來越遠﹐向外分開。
請注意: 英文聖經經文stretches out heavens與英文的展開spreads them out﹐ 都是用「複數的天」﹐這就是表示整個宇宙的膨脹不是只有一個單位在膨脹﹐而是表示 有多個單位在膨脹。從現今大爆炸論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合理的解釋: 這呼應的兩句聖經經文是在說明: 宇宙膨脹不只宇宙本身一個單位在膨脹﹐而是連帶著宇宙中無數的小單位 (以星系﹐即galaxies為代表) 也連帶著各個星系之間的空間一起在膨脹。(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從這短短的兩句聖經預言﹐看到聖經的原作者用字之精準)
《以賽亞書》40:22 所用的動詞:「鋪張」(stretches out) 穹蒼,與「展開」( spreads out ) 諸天。這就是在描述宇宙膨脹是「整個 」的擴張出去,一起膨脹。正好符合科學家們所觀察和敘述的宇宙膨脹。可見現今大爆炸論中的宇宙膨脹﹐ 剛好呼應了聖經中早有記載的有關宇宙的預言。
◆◆◆
摘要 C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呼應了—-聖經預言〕:
大爆炸論說:宇宙膨脹的幾何圖形是平面的﹐請比照下面聖經中有關宇宙預言的記載:宇宙膨脹如‘’幔子‘’(作為隔開以色列人會幕的聖所與至聖所之間的一層屏障)。請參考下文。
從1922年弗里德曼( Friedmann)的記載中已經指出 :宇宙膨脹的幾何圖形有三種模型 :1﹑球型 :宇宙會趨向於崩塌,是正曲率 。2﹑馬鞍型 :宇宙會撕裂向外飛散,為負曲率。3﹑平面型:曲率等於0,即宇宙的幾何 ( geometry ) 圖形是平面的。
但直到20世紀底至21世紀初,科學家們才確認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平面的宇宙。
令人驚訝的是,在2700年前聖經《以賽亞書》40:22 不但已經記載說宇宙是「膨脹」的, 並且以其中經文:「(衪)鋪張穹蒼”如 幔子(curtain)”」來「預言」21世紀的宇宙科學新知識:宇宙膨脹的幾何圖形是「平面的」。
讓我們再更仔細的放大一下來看:
如上述經文《以賽亞書》40:22:「(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tabernacle)」。 這裡的”幔子 ”希伯來原文 為H1852 ( Strong’s Dictionary ) ,在全本聖經只出現過一次, 根據Strong’s Hebrew & Greek Dictionary有兩個意思:1﹑由其原文字根引進來的「單薄如”薄布”」(英譯thin cloth )。 2﹑“ 幔子”( 英譯 curtain )。 多數的中文或英文譯本在這句經文中把這個希伯來文(H1852) 翻譯成「幔子 」或「curtain」, 因為把其本義就有遮蔽或隔開的「幔子」 這個字放進與其本義有關聯意思(如tabernacle) 的平行對比句裡是很正常的。
但是上述這個原文為 H1852的希伯來文,當用在有關宇宙「膨脹」的句子(《以賽亞書》40:22)裡之時 ,特別是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宇宙膨脹的大尺度幾何圖形是平面的」宇宙科學新知識的時候,就特別顯出:上帝對祂預言的安排是多麼慎重、準確、毫不含糊。
因為被翻譯成「 幔子」這個字,在全本聖經裡面, 就不只有三、四個。 但惟有用在「鋪張穹蒼如”幔子”」的H1852這個字,其本身就強調宇宙膨脹的形狀是平面的﹐即: 「形狀如薄布」。並且,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確認 :「The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 is flat ,like a sheet of paper」(請參閱網上搜尋 : NASA WMAP the shape of the universe )。這描述正好與上述的H1852的第一個字典解釋:「(宇宙膨脹)單薄像薄布」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從大爆炸論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宇宙是一個膨脹的宇宙,並且其膨脹的幾何圖形是平面的。這 正好呼應了聖經《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的預言:「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的第一句話「鋪張穹蒼如幔子」。而且,從上述宇宙膨脹的聖經經文的動詞,“鋪張” 與“展開” 這兩個字來看,其希伯來文的英文翻譯分別為stretches與spreads,並且是同義詞﹐不論從中文或英文來解釋,這兩個動詞都帶有「在平面上」活動的意思。這樣看來,更顯明了這句經文在預言宇宙膨脹的幾何圖形是平面的,並不只是偶然。
◆◆◆
摘要 D 〔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呼應了—- 聖經預言〕: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 呼應了— 帳幕 ( tabernacle 或帳棚 ) 的外觀輪廓曲線圖
如前面的科學部分所述:2001年 NASA發射了人造衛星WMAP,並在幾年後發表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記錄並介紹給社會大眾認識。這從一開始就膨脹一直到現在的宇宙時空演化圖,並且標記何時發生何事的關鍵性重要事件。這圖表不但堪稱是史上最長久的歷史資料,也記載了宇宙從誕生時期一直到現在大爆炸論所揭開的奧秘。 例如: 眾星如何發生的﹐暗能量如何影響宇宙膨脹等, 實在是值得令人敬佩!
出乎我們預料之外,這幅「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原來早已經記載在有關宇宙的聖經「預言」裡面,就在前述聖經預言《以賽亞書》第40章22節:「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的下半句「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tabernacle)」裡面。
這話怎麼說呢?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怎麼會像是「可住的帳棚」呢?
答:
◆◆◆
摘要D1﹑〔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 呼應了—-聖經預言〕:
可住的帳棚就是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要進入迦南地的時候,上帝與他們在曠野中同行時所住的帳幕。
我們先要找出這節經文「可住的帳棚」的歷史背景,才能找出這「帳棚」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 這段經文是由先知以賽亞在大約2700年前寫的。以賽亞身為先知,對於以色列人的祖先「出埃及」,經過40年曠野遷徙的生活才進入迦南地的民族歷史(約3400年前),應該相當熟悉。
這帳棚 (英譯為 tabernacle 或 tent ) 主要是以細麻与線製成各自相連的幔子,與木製的竪板支搭而成,再以公羊的皮和海狗的皮作罩棚的蓋與頂蓋。 是個可以移動的帳幕(也稱為會幕或帳棚,這三個名詞的英譯都稱tabernacle ) 可以拆解并隨隊伍在曠野中前行。
同時編者也查了幾本聖經的研讀本,都沒有看到有為「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這一句經文特別加以解釋的。直到有一天,人們把 NASA團隊的人造衛星 WMAP( 2001年發射)提供的「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與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期的帳幕的外觀輪廓曲線圖並排、擺在一起的時候才看出來。
原來當我們從正面來看﹐這帳棚的外觀輪廓曲線剛好與人造衛星所提供的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的曲線非常相似。因為從帳幕(會幕)入口的正面來看,其輪廓線條剛好與NASA/ WMAP人造衛星團隊觀測所得的宇宙「膨脹」時空演進的資料圖像的輪廓線條都極其類似。也就是說: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表的輪廓曲線看起來就如同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期(約3500年前)的帳棚(上帝住的tabernacle) 的外貌輪廓曲線。
這樣看來,現今大爆炸論的新知識:整個宇宙膨脹的大picture(圖像)的時空演化曲率的線條走向,居然與3500年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經過曠野時的帳棚樣貌(外觀輪廓)完全符合。也就是說,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呼應了」有關宇宙膨脹的聖經預言。即:「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以賽亞書》40章22節的第二句)
請比較下面圖2﹑圖5的外貎輪廓曲線:( 請注意:垂直由上往下代表時間﹐從中間向左右兩邊的水平面代表空間。 )

圖 ②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 西元2001發射 )
此圖由 NASA/WMAP 團隊提供 (2001年發射)

圖 ⑤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會幕 ( 或稱帳幕﹑帳棚 ) 圖
註: 此圖參考自MacArthur Study Bible large print edition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published by Thomas Nelson p.133.
我們可以看到很平坦的屋頂與從屋頂兩旁下垂的幔子,向外慢慢擴張的帳棚外觀輪廓曲線。
大爆炸論中的宇宙膨脹演化圖表, 不僅應驗了聖經預言有關宇宙膨脹的比喻。如上面◆ 摘要D1裡邊所述﹐ 並且當我們比較◆ 摘要D1的两張圖表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人造衛星所提出的宇宙膨脹圖形與聖經預言所比喻的帳棚(tabernacle)輪廓外貌﹑特點也都剛剛好互相印證 、相符合的。
◆◆◆
摘要D2﹑〔 I – 科學 (膨脹的宇宙) —-呼應了—-聖經預言〕:
西元1980年阿倫-古斯 ( Alan Harvey Guth ) 發表「暴脹論」(inflation),認為宇宙一誕生之後,就馬上發生急速膨脹,這整個空間的快速膨脹,其速度竟然超過光速,令人驚訝。
這暴脹論不但可以解釋不少宇宙論的難題:如為什麼整個宇宙是如此均勻?為什麼這浩瀚宇宙的溫度到處都是一樣,只有極小的溫差?並且因為這暴脹的現象須有巨量的反重力,剛好可以與近20年來才被確認的「宇宙早期就有“暗能量”(具有反重力)存在」的說法互相整合。
「暴脹(急速膨脹)論」被科學家們定位為大爆炸論(Big bang theory) 的延伸理論。
請參考對照下面兩張圖:

圖 ②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 1989 )
此圖由 NASA/WMAP 團隊提供 (2001年發射)
請看這鐘形圖右上方原有的箭頭指示說明:
在宇宙開始膨脹的一瞬間﹐其空間急速擴張﹐其外觀輪廓走向很平坦﹐曲率很小﹐稱為「暴脹期」。

圖 ⑤ – a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帳幕外觀圖 (已由編者另外添加箭頭在右上方)
請看這帳幕外觀圖的右上方有由編者另外添加的箭頭指示說明:
此帳幕圖的屋頂外觀輪廓很平坦﹐其屋頂曲率特別小。
綜觀上下兩張圖﹐讓我們看懂了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的平坦之頂蓋輪廓走向﹐呼應了2700年前的聖經預言有關帳幕很平坦的輪廓走向。
◆◆◆
摘要D3﹑〔 I – 科學 ( 膨脹的宇宙 ) —-呼應了—-聖經預言〕:
又因為人造衛星觀測遙遠的超新星爆炸時的亮度比較,發現與一般人的想法相反;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正在加速度膨脹的宇宙。並且科學家們已認定這是因為受宇宙中暗能量反重力影響的結果。
請參考對照下面兩張圖:
上圖:

圖 ③
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 ( 2001 )
此圖由 NASA/WMAP 團隊提供 (2001年發射)
請看上述鐘形圖右下方指標所示之處(Dark Energy Accelerated Expansion)說明:
此圖由最上面到最下面﹐告訴我們宇宙膨脹從開始到現在共138億年。由上述我們知道﹐因為有暗能量加速度膨脹的關係﹐從這鐘形圖的下半段開始﹐其外觀輪廓曲線也加速擴張。
下圖:

圖 ⑤ – b
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帳幕外觀圖 (已由編者另外添加箭頭在左方)
註1:請注意帳篷因為受本身的重量影響,使向外支搭的帳篷在接近下半段之處開始會有下垂的現象,如圖⑤左方箭頭所示之處,暗喻了大爆炸宇宙論的宇宙膨脹時空演化圖會有加速度向外膨脹的現象,如圖②右下方指標所示之處(Dark Energy Accelerated Expansion)。
註2: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帳幕外觀與結構,可以參考聖經出埃及記26章與36章的描述,也可以上網搜尋如:Google 與 YouTube。
◆◆◆
摘要E﹑〔 I – 呼應部分 – (膨脹的宇宙呼應了聖經預言) 〕:
根據哈伯定理,宇宙膨脹是以整個星係為單位,向四面八方膨脹的。這正好呼應了聖經《以賽亞書》第40章22節最後一句:
「…(祂)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
「…(He) spreads them out like a tent to dwell in.」 (Isaiah 40: 22 , NKJV)
我們可以在這節聖經經文裡看到上帝把「天」「them」視為複數,星係(Galaxy)是宇宙膨脹的基本單位,是聚集上億的恆星所成, 向四面八方膨脹。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的「起初神創造天地(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在這裡看到上帝把宇宙視為單數。



聖經部分: 聖經中有關宇宙的預言—
主題 I 預言經文 :
《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
「(He) Who stretches out the heavens like a curtain, and spreads them out like a tent to dwell in.」 (Isaiah 40:22 , NKJV)
聖經在有關創造天地(宇宙)的經文中,是以一般人都能了解的自然景象,及圖畫般的敍述,用隱約含蓄的言辭來説明。也因為這樣,神的智慧在祂所默示的著作中能夠越來越清楚的顯明出來。我們知道 : 上帝的話語(聖經)對人類的啟示,是逐漸啓明的。
聖經告訴我們:神蹟的出現不是重於其超時空、超自然或無法想像的神奇, 而是重在這事件上所顯明的上帝的「信息」與「旨意」。 (請參考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5節的例子)。現在我們從聖經經文來看有關大爆炸論的宇宙膨脹呼應了聖經預言的故事:
◆◆◆
摘要A ( I – 聖經預言 : 膨脹的宇宙 )
上帝的救贖計畫與幔子的聖經故事
重點提示:
- 這幔子要將聖所和至聖所隔開。(《出埃及記》第26章33節)因為上帝是聖潔的,在舊約時代有罪的人遇見上帝的面,就會死亡﹐而幔子 ( curtain ) 的功能就是隔開與遮蔽。
- 「這幔子就是他(耶穌基督)的身體」。(希伯來書第10章第19~20節)
-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突然聖殿的幔子從上至下裂為兩半。(請參閱馬太福音第27章第50到51節)
-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從「幔子」G ( Greek )2665,(其英譯為curtain or veil ) 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
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鋪張穹蒼如‘幔子’此字H1852的原文與《出埃及記》第26章第33節 : … 這‘幔子’*(H6532 : 中文翻譯為:幔子,有分開、遮蔽的意思)要將聖所與至聖所隔開 —(Exodus 26:33 )。
這兩個舊約經文所提H1852與H6532兩字的字義解釋﹐都同樣列出「幔子」(中譯)或curtain (英譯 : 1﹑ 《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裡H(Hebrew)1852的King James Version的英譯。與英譯 2﹑《出埃及記》第26章33節裡H6532的中英聖經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的英譯)。
所以雖然時空不同,上面兩個不同的希伯來原文,都翻譯成英文curtain (或vail or veil; 凡其前後文有關聖所與至聖所之間的,這三個英文單字的字義都是相同的)或是翻譯成中文的「幔子」。
又因為我們知道;聖經的啟示是以「漸啟明」的方式。到了新約時代,又有兩個與「幔子」有關,而且非常重要的聖經故事記戴在 1﹑新約《馬太福音》27章第51節:忽然殿裡的「幔子」(Greek2665, 其英譯為curtain or veil ) 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 。」2﹑新約《希伯來書》第10章19~20節: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G(Greek)2665,(其英譯為curtain or veil ) 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上述這四個‘幔子’的原文之中文字義﹐參考自新舊約聖經 原文編號逐字中譯與其字典𢑥編北美基督徒中心2008年初版。幔子的英譯參考自中英聖經NIV與英譯本KJV)。
◆◆◆
摘要B ( I – 聖經預言 : 膨脹的宇宙 )
聖經預言經文 : 《以賽亞書》第40章第22節:「…(祂)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
上帝與世人同住、同在的心願
關於「帳棚」的聖經 故事:
約在3400年前,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在進入曠野時,上帝賜智慧與聰明給以色列民,並叫他們造上帝所住的「帳幕」(tabernacle=帳棚)與一切所需之物。這帳棚是一個可移動的帳棚。晚間支搭帳棚在中央,以色列十二支派則安營在四周,東、西、南、北各有三個支派。可以說是與上帝同住同行﹐表現出上帝喜愛與他的子民同在的心意。
到了 新約時代開始時,「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上面這一句話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一章14節,也充分的表現出耶穌喜歡與我們人類同住同在的意思。
註:【住】原文希臘文,名詞為帳棚(G4633) , 動詞為支搭帳棚(G4637)。**I.d
在耶穌死了之後,《哥林多前書》六章19節記載:「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還有,在聖經《啟示錄》第三章第20節:「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上面這兩則都是在隱喻:在新約時期,基督徒的本身或是內心,也都可以成為耶穌或聖靈〝與我們同在〞的帳棚(居所)。
並且,在新約聖經裡我們常會看到「在基督耶穌裡」或者是「在耶穌基督裡」這兩個詞。表示從新約時期開始一直到現在,有許多基督徒是可以住在基督耶穌裡﹐一起同住同在的。(請參閱《羅馬書》第八章1-2節為例)沒想到,另有一個帳棚的故事出現了。在科學新知識大大發展的21世紀初,大爆炸宇宙論﹐ 讓我們可以看懂聖經中有關宇宙的預言,包括《以賽亞書》第40章22節的「(祂)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不僅大爆炸宇宙論所述之「膨脹的宇宙」剛剛好「呼應」了聖經中有關宇宙膨脹的言(請參閲主題一的「呼應」部分)﹐也因此藉著所呼應的聖經經文:「…祂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連帶著向世人「顯明」上帝的「救贖」(前述幔子的故事)與「神與我們同在、同住」(前述帳棚的故事)的旨意。
◆◆◆
摘要C ( I – 聖經預言 : 膨脹的宇宙 )
《以賽亞書》第40章在全本新舊約聖經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以賽亞的名字的意思是 「主是拯救 」,剛好類同於耶穌或約書亞的名字。《以賽亞書》的經句與其本名都是所有舊約聖經中被引用出現在新約聖經上最多次的。
《以賽亞書》約寫於686至650年BC,有學者喻為‘小聖經’,是整本新舊約聖經的縮影(以上請參考陳希曾青年聖經講座)。我們知道:聖經包括舊約39卷書和新約27卷書,總共66卷書。而《以賽亞書》也剛好共有66章,其前面的39章剛好可比照為舊約的39卷書,而其後面的27章也剛好可以比照為新約的27卷書.所以《以賽亞書》雖然是屬於舊約,但是經過隱藏的預言也有扮演新約的角色:就是安慰世人,向全世界凡有血氣的,報告神愛世人,要拯救,賜福給全人類的好信息。
這角色已經在《以賽亞書》第40章隱藏的預言顯明出來了(如前述:被稱為小聖經的以賽亞書的前39章﹐可代表整個舊約全部的39卷書。而《以賽亞書》第40章剛好可代表新約的第一卷書:《馬太福音》,代表新約時代的開始,也是新生命的開始。
新約聖經的第一卷書《馬太福音》的第一章21-23節,就敘述耶穌的誕生。天使吩咐約瑟給他取名叫「耶穌」,「因為他要將自己的子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又說 :「這一切事的成就 ,是要應驗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翻譯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讀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剛剛好與上述(摘要A與摘要B)《以賽亞書》第40章22節所記載的有關「幔子」與「帳棚」的故事內容互相契合。並印證了《以賽亞書》第40章在整本聖經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預表、印證新約聖經第一卷書《馬太福音》就是代表新時代,也是新生命(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的來臨。同時﹐在科學新知識「大爆炸宇宙論」下﹐看明白了聖經預言所描述的宇宙現象。
耶穌誕生時猶太人的習俗,一個人的名字常常就是代表這個人一生的所為與所是。果然,耶穌一生以「拯救世人」﹑「與人同住」為職志,為要達成上帝創世之前所定永遠的旨意。
這樣看來,「宇宙膨脹」這大爆炸宇宙論的新知識,不但奇妙的呼應了兩千七百年前的聖經預言,也因此連帶著向現代人顯出 上帝「拯救世人」 、 「與人同住」的旨意
▇ ▇ ▇
聯想 : 尋找「大爆炸宇宙論呼應了聖經預言」的證據 閱讀全文 >
一、宇宙科學新知識是可考的宇宙科學歷史的一部分:
宇宙科學新知識是世界性的且公開、廣為人知的資訊,在網路,報章雜誌,科學期刊,科普書籍(減低了專業、深度、與複雜性,使一般人可以看得懂的書籍)都有記載,垂手可得,是可考的現代科學歴史的一部分。(但科學新知識是會不斷的進步、創新與改良,所以與永恆不變的真理有別)。
二、 聖經是一本世界上最多讀者,流傳已久,並且可考的奇書:
聖經是世界上最暢銷流傳已久的書籍,本見證集所記載的聖經預言都出自舊約聖經,其最古老的抄本在20世紀中葉從中東死海海邊的山洞中被放羊的牧人發現,且經過專家們鑒定估計約為紀元前一至二百年前的抄本,而且其內容除了小部分可忽略的地方外,與現行的原文希伯來舊約聖經並無不同,是屬於《死海古卷》的一部分,保存得相當完整,其中有的書卷可以說是幾乎完整無缺。(本書所列舉的聖經預言約有一半是出自《以賽亞書》,《以賽亞書》就是《死海古卷》其中保持得最完整的書卷之一,幾乎没有被篡改来迎合科學新知識的可能。)
註:
以色列人抄聖經的態度非常恭敬與嚴謹。許多內容涉及以色列的先祖、甚至君王、領袖們的離經背道,與叛逆之事也都照抄不誤,流傳下來。
三、聖經是一本家書、歴史書、也是一本預言書:是一本超越時空,無所不在,全知全智的奇書
**********************************
** 主題 I 註釋或參考書籍
I.a . 紅移現象:當光源若是離開觀察者而去,它的光譜就會向著長波長 的方向移動,這就是「紅移現象」。光源移動的速度愈快,光譜紅移的程度也愈多。 (請參閲《上帝與物理》 黃小石著宇宙光 2014 p.205)。
I.b. 哈伯定理:請參閱《上帝與物理》黃小石 著 宇宙光 2014 p.205~207 ◦
I.c . 參考經文《羅馬書》第一章19節 :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I.d . 出自新舊約聖經原文編號逐字中譯 字典彚編 北美基督徒中心p.476-新約字典彚編。